视频中心

视频中心

璧山璧城大街战高温:织密森林防火“防护网”
来源:emc全站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0 06:05:26    浏览:1次

  接连多日高温,璧山区璧城大街巡查队员带着便携式扑火装备,络绎于林区间,成为一道道“移动防火墙”。他们实施24小时两班倒无缝巡防,依托“135”预警机制完结快速呼应,在进山卡点严厉火源管控,借力“十户联防”机制推进群防群治——在这场与高温干旱的持久战中,璧城大街正以全方位、无死角的防控系统,牢牢看护青山翠林的安全底线小时在岗:高温下的 移动防火墙

  8月29日午后三点,太阳正烈,在璧城大街水天池林区,巡查队员李奉均抬起手臂,擦了把不断淌到眉骨的汗珠。高温炙烤下的山林反常炽热,他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渗透,但仍一步步踏查着职责区域,紧盯任何或许冒烟的旮旯。

  作为大街森林防火的中坚力量,李奉均是大街精选出的60名主干之一。这批队员来自机关、村居、民兵、专职护林员等,全员脱产、专岗专职,被编入4支巡查队,每队定员15人,严厉执行“两班倒”机制——白班自早8点至晚8点,夜班自晚8点至次日早8点,完结林区巡防无缝联接和24小时全掩盖。他们分片包干、职责到人,在4个林区片区继续展开全掩盖、不间断实地巡防。“咱们就像林子的‘眼睛’,有烟就报、见火就打,绝不让小火变大事。”巡查队员李奉均一边收拾装备一边说道。

  “叮——”璧城大街应急值勤室内,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忽然宣布警报,显现芋荷社区邻近呈现疑似热源点。值守员魏代君当即呼应,1分钟内完结信息查看并调取实时监控画面;3分钟内,经过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开端核实无明火痕迹,但仍敏捷告诉芋荷社区巡查队员巫大美赴现场二次核对;5分钟不到,巫大美已骑摩托车携装备赶往点位,并在巡查群内实时反应现场状况。

  这是璧城大街严厉执行重庆市涉林火情“135”前期处理工作机制的一次实战演练。大街组织4名事务主干专职值守,与村社级林长、监管员、指导员和护林员构建“一长三员”联动系统,实施24小时应急呼应。一次清晨两点的误报,值勤员仍按流程告诉巡查队参与核对,“宁可跑空十次,不能漏过一次”成了璧城上下所有人的一致。“咱们严厉对标全市机制,不放过任何一个预警,不漏掉任何一条信息。保证每一环节职责到人、呼应到位,真实的完结了‘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’,筑牢了森林防火‘第一道防地’”大街有关负责人表明。

  清晨6点,璧城大街芋荷社区进山卡点已开端繁忙。身穿橙色马甲的卡点值守队员雷建民和余洪田一同拉上警示线,将森林防火二维码摆放在显眼方位。不一会儿,有进山的大众开着小车预备上山,雷建民当即上前:“教师,费事扫一下码,打火机不能带进去哦。”这样的卡点,大街在叶家湾、王家沟、温泉等首要进山进口共设置了9处。

  每处卡点均装备3—4名工作人员,由大街干部、村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,实施“早6晚9”值守准则。他们严厉查验进山人员和车辆,展开火源收缴、信息挂号和防火宣扬。与此同时,4支宣扬队正络绎于村组之间。他们敲开一户户家门,为白叟查看房前屋后堆积物,发放防火手册,将“十户联防”职责牌钉在村头公示栏。线上,大街经过大众号、微信群不守时推送防火提示和预警信息……这些带着泥土气味的劝导,让防火常识真实走进日子、家喻户晓。

  夕阳西下时,巡查队的身影与晚霞交叠,值守点的灯火逐步亮起。在这场与高温干旱的持久战中,璧城大街用一个个厚实行动,把森林防火的种子播撒在每个旮旯。